血友病知識

血友病知識

自從有人類以來,血友病既已伴隨存在著,旦對於此病的早期認識,有據可考的只能追溯到西元二至五世紀之間猶太法師在經典上的記載:「如果兩個男孩因割包皮流血過多死亡的話,第三個男孩不可再割包皮」。對於此病的家族性遺傳已有相當認識。在十二世紀以後,此病的遺傳方式已清楚明白是「由沒有症狀的母親遺傳給她的男孩」。至於我國古代醫學經典上,似乎找不出有關血友病的記載。自中古世紀以後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突破性的發現與進展。

Image

1893 年 Wright 先生發現病人血液的凝固時間會延長, 而1911年Addis先生以及1916年Lane先生和Lee先生都觀察到加了正常人的血液能改正血友病人血液的凝固缺陷。早在1840年Lane先生,1906年Weil先生和1916年Minot和Lee諸先生都提到輸血對於病人有好處。1938年有名的Macfarlane先生更認為輸血是唯一可以有效治療血友病出血情形的方法,這毫無疑問是因為可以暫時補充失去的主要部份。這個血友病人所缺乏的東西後來證實存在於血液的球蛋白內,Taylor先生等人於1946年叫它為抗血友病球蛋白(AHG) 。國際上後來命名為第 八 凝固因子。

 

另外有學者發現,一些血友病人彼此的血亦可以互相改正過長的凝固時間, 由此可知不同的患者缺乏不同的成分。

1952年在聖誕節時間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1952),因而叫做Christmas disease,聖誕節病,也就是缺乏第九凝固因子的B型血友病。

缺乏第八凝固因子的血友病人叫做典型的血友病或是A型血友病。

Image

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

為造福血友病及類血友病患,推動我國血友病及類血友病之病因及相關醫學研究,
提升醫療照護水準,達到減少傷害增進相關權益及福祉為目的。

聯絡我們

協會電話: 02 2391 0544
傳真號碼: 02 2394 4625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25號2樓
緊急聯絡電話:0919 495 995

捐款資訊

郵政劃撥帳號: 19173451
戶名: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
電子發票捐贈愛心碼: 5293
LINE:@bdu9239n

© 2025 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 Hemophilia Association of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連結